Remember Jeroen van der Veer (1964-2020)

--A key Dutch supporter of the social housing movement in Taiwan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旅行,總是有一些感動的時候。西歐,”移民”是個問題。我是遊客,一個只停留幾天或幾小時的移民。和一個荷蘭的人在火車聊,他說,荷蘭可以建立這樣的社會制度,是他的祖先幾百年的奮鬥。不管非洲、中東或亞洲,如果不滿自己的環境,就該自己奮鬥,不能選擇移民造成他們的問題,荷蘭沒有義務幫移民解決問題,因為那不是荷蘭的問題。
這是西歐普遍的氛圍。這是一個荷蘭的市井小民,我沒辦法跟他說,殖民,或是美國人的世界角色,當然,甚麼是”美國人”和”世界角色”,都是要辯論的問題。法國、西班牙、英國那些令人驚艷不已的歷史建築,都訴說了殖民帝國的財富與權力。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ravel is amazing because of certain touching moments. In Western Europe, "immigration" is a problem. I am a tourist, an immigrant who only stays for a few days or hours.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去年辦的歐洲社會住宅展,裡面有一些美國建築學會選的歐洲社會住宅優秀案例,還有重要演講。台灣不要放棄社會住宅。我覺得比較值得學的是,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建築物的維護管理,一直是很弱的一環,都市景觀非常混亂,都市使用也有很多衝突。如果百億計畫可以花在改善建物和都市景觀,經濟的效果比鐵路地下化或其他大型水泥、交通工程更大。如果可以分街廓,聘任社區建築師,給予一些低利貸款或獎助,可以改善很多社區。這個錢花了,可以提升台灣的空間行業,創造很多就業機會,也提升建築產業的內需需求和相關產業的提升。
建材產業沒有發展,因為台灣喜歡用進口貨,一般人不花錢在建築維護上,這和韓國喜歡不停地更新裝潢不一樣。也沒有一般經濟發展國家應該花的建築維護消費。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的地震和颱風很多很多,花蓮是我心靈的故鄉。
那種心理的寧靜,是從台北一路沿著海漸漸展開,從福隆、龜山島,崇德,然後海、太魯閣的山。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羨慕中國研究,因為這題目太熱門了,吸引了各種大師研究中國,因此,在研究方法和理論上,中國研究的文章都值得讀,也讓中國學者的田野研究,變成重要的資料來源。

新加坡和香港和世界接軌的層次,和英文化和國際化一直都相關,對外國學者,這兩個地方的田野,相對容易。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us-uni-recruitment

台灣大學徵選人才的過程不僅不尊重申請人才,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期的國際批判地理學期刊,專門主題為”重審恩格斯的住宅問題”,有Neil Smith的文章,還有我的文章,”台灣的性別和住宅問題”。文章有幾個重點:
一、 女性主義應該介入重建都市的議題,目前的住宅危機,給予婦女參與和改變都市的機會。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韓國的各大政府機關、民間、大學、企業成立各種研究機構,在研發上的努力,是社會創新的動力來源。研發不僅是科技,也包括社會、政策個層面。台灣有太多優秀人才,卻沒有給這些人創造機會,自廢武功,可惜。不管本土或國外,重要是要有良好的評鑑和培養人才的機制,台灣竟有終身免評鑑制度,絕對權力是絕對的腐敗,這種學術大老自己設立的自肥制度,非常可議。如果沒有學術的創造力,就應努力創造機會給以後的人。台灣好多流浪博士,國外回來也很多,放著這些人才,一直在自我消耗的體制,真的很可惜,掌有權力和資源的人不努力創造良好的制度,只想吃香喝辣,這種人要被社會嚴格監督。

****************************************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