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昶佐:憑什麼用2千萬人納稅錢去服務4千多萬的「僑胞」? -
這個標題其實非常誤導。
台灣的外交政策,真的很需要重新檢討。我在美國教書,已經聽過香港和韓國的外交部,派代表巡迴各學校,演講經濟發展和外交政策,順便招商、吸引學生留學或工作、順便替僑民爭取合理的待遇。這些演講非常精闢,從這些代表的演講和分析能力中,顯示這些國家的外交實力。
中國的軟外交實力,很難抗衡,但台灣不能因此就放棄。雖然,類似孔子學院這樣的機構被抗議,但抗議的學校其實不多,很多學校還是歡迎各種經費的來源。
建議委員可以去google一下,東亞政治和歷史的英文教科書,這些教導未來國際政治人才的內容,台灣非常被邊緣化,很多教科書把台灣視為大中國。台灣的外交還要看到這種論述的層次,怎樣鼓勵台灣研究,鼓勵台灣觀點的國際政治和歷史論述,都是外交的一部分。
關於健保的問題,台灣已經改成二代健保,不管,回台灣多久,都必須繳三個月的健保費,如果被刪除戶籍的話,也無法使用健保。關於健保的規定已經比以前嚴格很多,青壯人口其實生病不多,很多醫院會鼓勵自費,因為小病的錢自費還比較便宜,藥用的也不一樣。到底這些移動人口用多少健保費用,是可以統計。
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解釋,這4千多萬人是我們的戰略資源,可以利用這些人…
由 thenewslens.com 上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