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宅設計與管理 破壞社會網路

今天談的是台灣過去公有住宅貧窮歧視,也就是平價住宅汙名化的問題。20年前台北市社會局委託台大城鄉所 夏鑄九 老師做平價住宅的改建計畫,當時我是研究生,因此有機會開始接觸平價住宅。我記得我們在改建的評估報告中下了一個結論:平價住宅是一個為德不卒的政策。為什麼平宅為德不卒?因為就設計來說,平宅以最低標準的設計,只滿足住戶最低的需求,設計並沒有貼近住戶,且無障礙設施都不足。另一個問題是管理,平宅由社工員負責管理,社工員一方面要擔任輔導者,一方面又要監控這些住戶合不合乎低收入戶資格,有嚴重角色衝突的問題,這些社工員負擔也非常重,一個社工員必須輔導一百多位住戶。

平價住宅是一個由上對下的管理方式,以監控為主。當社區是以監控方式管理的時候,住戶很難對居住環境產生信任感,社區的關係很難建立,社會網絡也就不足。鄰居對很多低收入戶來講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源,可以互相幫助,但在這樣的管理體制下很難產生如此合作關係。低收入戶不見得都非常弱勢,他們其實有辦法為社區做很多事。例如在訪談過程中,有一位單親媽媽就寫下對社區很多具體的建議,很可惜平宅這樣的管理體制很難讓居民建立合作的關係,也很難讓社區自主的力量形成,居民無法形成一個比較強的社會網絡。

透過平價住宅,我們還可以看到社會對低收入者的預設:低收入者等於可憐者和乞求者,他們一定要很可憐,我們才給房子住,他們因而不僅是個可憐者,也是一個乞求的角色。這樣的角色認定也會影響到進住的低收入者對自我的認知,從訪談中,我們發現低收入者有嚴重自信心低落的問題,這和社會認為他們是可憐的乞求者息息相關。陷入貧窮是常是因為人生有很多沒有辦法掌控的因素存在。老病殘是貧窮者的多數,其他的可能是家庭發生意外、生病,把財富耗盡,人生無常,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那麼順利。

 

貧窮標籤化歧視

在小帝寶的討論中,有人認為貧窮者集居會產生標籤化的問題,這個說法非常令人生氣。仔細想一想,什麼叫做標籤化?標籤化就是我們貼一個標籤在這些人身上叫做「窮人」,然後我們就瞧不起他們,用社會歧視的態度對待這些人。如果社會上已經開始對窮人有很深的社會歧視的話,表示社會的人情味開始消失,社會價值產生偏差,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此,應該首要處理的是社會歧視的問題,因為如果社會對窮人已經開始產生歧視的話,窮人到社會各個角落還是會被歧視,想要以分散居住來避免歧視的問題,不是一個解決的態度。

台灣在過去二三十年裡,許多都市政策和住宅政策越來越往放任貧富不均的趨勢發展,在這過程中,也開始放任標籤化社會的形成。例如房地產市場在形塑一個豪宅過程中,等於貼標籤在這些住戶身上說他們是比較好的階層。在貧富不均的社會裡面,社會的標籤就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該處理的是這樣歧視的問題。

 

貧富不均經費不公

還有很多人擔心,平價住宅會有經費不足的問題,但仔細檢視都市發展政策,對房地產商有很多隱性的補貼,像我們對有能力購屋者提供了很多貸款補助,背後的邏輯是為了促進房地產的繁榮。而且在很多都市大型計畫裡面,例如信義計畫區,為了要全球化、國際化,投入很多經費,但結果是對主要開發商做了很多補助。例如大安森林公園,用了那麼多公共資源建了一個公園,助長了附近的房地產的發展。這樣的都市發展過程,對有錢有權勢的人做了很多隱性補貼,但我們都沒有很仔細去算這些補助有多少,這些補助遠遠超越對窮人的補助。20年前平價住宅老舊,就開始談是否改建,但20年以來都沒有經費去補助,我們對待這些人的差距是很大。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社會,我們應該去增強對低收入戶者的補助。

 

貧窮人的區位權利

另一個錯誤的面向是,低收入戶者並非都是坐在那裡等著幫助,很多人其實有就業能力,因為經濟能力比較缺乏,若是住在比較遠的地方必須負擔交通經費,還是沒有好的交通工具,無法在都市中快速流動,因此他們更需要住在都市中心裡面。例如延吉平宅是在東區,非常搶手,平均要等五年才住的進去。這是因為住在這,可以有很多的就業機會,可以幫有錢人打掃、擺地攤,如果住的遠就沒有這種機會。當他們有就業機會時,我們花在低收入戶者身上的補助也不用那麼多,所以低收入者需要有更多住在都市中心的可能。

房地產的投資一再講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投資房地產時「區位」最重要,那為何在談窮人時,卻不覺得他們的區位也很重要?他們也需要求生和享受都市的品質,不應該只有錢人才可以住得起,窮人應也有居住在市中心的基本權利。

 

窮人不是別人

平價住宅若要開始興建的時候,基於過去的經驗,我建議住宅要有更多仔細的設計,針對不同住戶做更多不同的考量,而且低收入戶者可以自己站起來,自己管理自己,所以在管理上考慮讓社區有培力的機會,讓居民有參與、自主管理的可能。

過去王志弘與張淑玫翻譯了一本「設計的歧視」,當中提到很多有趣的例子,設計本身非常重要,尤其是對裡面的住戶來講。今天這個演講是來自於我跟我的研究生2003年做的一個國科會的計畫,裡面有更多詳細的訪談,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蔡婉琳, 2003單親媽媽的居住經驗與居住需求-以台北市平價住宅單親媽媽為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窮人不是別人,他們是我們,我們也有可能變成窮人,窮人是我們社會的一份子,他有可能是我們的親人,也有可能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是不是應該對這樣的人有一些基本的保障。

 

Thu 2010 11:14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廣慈博愛院北邊的福德平宅,是台灣第一個平價住宅,蔣經國時代繼續興建4處平價住宅,分別是大同、安康、福民與延吉平宅。

20年前台北市社會局委託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作平價住宅的改建計畫,當時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陳怡伶是研究助理,有機會接觸平價住宅,報告結論是:平價住宅本身是為德不卒的政策。

陳怡伶談到平價住宅與污名化的問題,她認為,平價住宅用最低標準的設計,只滿足住戶最低的要求,沒有針對住戶做仔細的考量,無障礙設施不足,也有管理的問題。管理是由社工員負責,一方面是輔導者,又要去管理平價住宅,監控低收入戶符不符合資格,產生許多角色衝突的問題。社工員負擔重,要照顧到至少1百多個住戶,社區是以監控為主,有著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

陳怡伶說,居民對居住環境很難有強烈的信任感,社區的關係、社會網絡很難形成。鄰居需要的是互相幫助的資源,但管理體制讓居民很難有合作的關係。住戶並不全然這麼弱勢,有些住戶可以替社區做很多事情,對社區有很多想法,要讓自主的力量形成,居民可以自我管理,社區有培力的機會。

歧視貧窮 平宅蒙污名

陳怡伶觀察到,平價住宅提供後,使大家產生一個假設,這些人一定要很可憐,才能住進去;很多低收入戶被認為是乞求者。當接受幫助的人,遭遇到社會有這樣的預設時,會影響住戶對自己的看法。低收入住戶有很嚴重的自信心的問題。

陷入貧窮的原因很多,有很多無法掌控的因素,包括意外、家裡有人生病,財富積蓄都用光。社會對「小帝寶」的討論,有很多人會認為,窮人住在一起,會有很嚴重的標籤化問題。

陳怡伶反問,「標籤化」,是指我們把這些人貼上標籤,叫「窮人」,然後又瞧不起他們,用社會歧視的態度,對待這些人,我們要處理的不是標籤化的問題,而是要處理社會歧視的問題。分散到社會各角落,還是會碰到歧視,因為社會對窮人有很嚴重歧視的價值觀。

貧富差距加大

陳怡伶表示,台灣2、30年的發展,都市政策往放任、貧富不均的趨勢發展,造成標籤化社會的形成,房地產商蓋一個住宅的過程,其實也在貼一個標籤,形塑一個豪宅裡面,這些人是比較好的階層。政府對房地產商、有能力購屋的人,有很多隱性的補貼,對有能力購屋者,提供很多貸款的補助,背後的邏輯是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繁榮。

為了全球化、國際化的大型計畫,政府投入非常多的經費,給主要開發商大量的補助,如七號公園花了許多公共資源,助長了周遭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都市發展的過程,政府對有權力、有錢人做很多的補助,沒有仔細去計算這樣的補助,其實遠遠超過對窮人的補助。導致平價住宅有老舊的問題,政府沒有足夠經費去做改建。

陳怡伶提到,政府在貧富差距逐漸拉大時,應增強對低收入戶的補助。低收入戶經濟缺乏,住到很遠的地方,要負擔更多的交通經費,也沒有快速的交通工具,可以在都市流動,所以這些人更需要住在都市中心,可以找到很多就業機會,改善生活狀況。投資房地產,區位最重要,窮人想要的區位也很重要,住在市中心可以求生,窮人也要基本的權利。社會住宅必須要有更仔細的設計、有更多的考量。

「窮人不是別人,窮人是我們。」陳怡伶提醒說,我們都可能變成窮人,窮人是社會的一份子,可能是你的親人或朋友,應該對窮人有基本的保障。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1826
2010-11-17 21:47 作者:李宜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