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是兩年前,回應漢寶德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但沒有被刊登,現在普魯特伊果國宅在台灣播放,大家可以比較了解背後的故事。

1972年美國聯邦政府拆除普魯特伊果國宅,這個國宅被炸毀的影像一直被作為平價住宅失敗著名的例子。這個案子的失敗,建築評論認為這是現代建築的問題,因為現代建築強調國際風格,沒有考慮到現在廣為所知的綠建築重要原則,像是通風節能這樣的設計。而且整個社區竟然沒有兒童遊戲場,由此可看到當初的建築師並沒有針對建築使用者作設計這樣的概念,這也是現代建築被詬病的地方。

第一批進住普魯特伊果國宅的住戶是白人低收入戶,當初密蘇里還有種族隔離的制度,六零年代種族隔離被禁止之後,這些白人住戶漸漸搬離國宅,整個國宅變成黑人的社區,維護管理的經費開始減少,社區品質迅速下降。低收入的黑人家庭大多數是單親母親家庭,在拆除前的社會調查中紀錄著,這些單親母親們自發努力維護社區的生活環境,彼此互相幫忙,她們被訪談的時候說,普魯特伊果國宅是她們住過最好的地方,她們愛那個地方。

普魯特伊果國宅拆除的決定其實有很多種族和階級的考量,六零年代的民權運動,讓聯邦政府認為黑人集中是一個潛在威脅。還有這個地區因為窮人居多,所以當地政府的稅收來源窘困,企盼以中產階級來取代窮人,增加稅收來源。普魯特伊果國宅拆除之後,這塊地變成了中產階級的社區,變成另一個都市高級化的例子。

同樣的,近年來美國的都市繼續拆除國宅,美其名是為了消除貧民窟,但重要目的是在市中心找便宜的土地進行更新,以便興建新的辦公大樓和給郊區中產階級住的公寓,這是新自由主義都市政策的一部分。很多原本的低收入住戶,收到租金補貼之後,到租屋市場尋找新住處,因為便宜的房子不多,最後找到的房子還是在少數民族為主的貧窮社區,等於是從一個貧民窟搬到另一個貧民窟,而且因為房東老是不願意修房子,住的房子比國宅還糟。

我和我的同事合寫一篇台灣國宅政策的英文論文時,為何如何翻譯台灣的國宅傷了很多腦筋,因為如果翻成public housing,英文讀者會認為是等同於美國的國宅,是出租給低收入戶的住宅。如果翻成social housing,又會被認為是歐洲大量出租給中低收入者的住宅。台灣的國宅是賣斷給中低收入者的住宅,但現在住戶以中產階級居多,最接近美國國宅概念的住宅是台灣的平價住宅。

如果訪談現在台北平價住宅的低收入戶,他們也有一樣的看法,雖然,對平價住宅不甚滿意,但進住之後,生活穩定,相對之前的顛沛流離,平宅是他們住過最好的地方。

原本亮晶晶的國宅為何變成貧民窟,是因為國家認為不值得在這些人身上花太多的錢,以最低規格來設計和興建,然後任由這些地方破敗。標籤化是因為社會充滿歧視,窮人分散居住了,但歧視並沒有就此消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