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築物的維護管理,一直是很弱的一環,都市景觀非常混亂,都市使用也有很多衝突。如果百億計畫可以花在改善建物和都市景觀,經濟的效果比鐵路地下化或其他大型水泥、交通工程更大。如果可以分街廓,聘任社區建築師,給予一些低利貸款或獎助,可以改善很多社區。這個錢花了,可以提升台灣的空間行業,創造很多就業機會,也提升建築產業的內需需求和相關產業的提升。
建材產業沒有發展,因為台灣喜歡用進口貨,一般人不花錢在建築維護上,這和韓國喜歡不停地更新裝潢不一樣。也沒有一般經濟發展國家應該花的建築維護消費。
台灣的貧富差距變大,但一般中產以上的家庭,還有很大量的民間存款。但中產的奢侈消費都在國外,要度假就到國外去,因為舒適的地方不多。荷蘭每處都是美景,空間的美學上呈現在大的景觀、建築物、室內、家具和各種藝術品之上。那種美麗,讓人常常駐足不走,都市就是一個大的玩樂場或精緻的藝術品,非常好玩,好多有趣的點子,所有廢棄的空間可以針對需求做各種功能使用,創意產業的空間、電子音樂的表演場、學生難民老人住宅,非常彈性,也好美麗。大家很愛使用都市。都市是一個可以生活和享受的空間。
大部分存款最後都累積在房地產增值上,而不是品質改善,大家把錢在改善建物品質上太少,如果有一個中介的組織,建立社區建築師制度,可以引出這部分的改善力量。以前的社區營造建立了一些基礎,但之前的社造也有一問題,之後有些社區規畫師變成壟斷計畫的掮客,許多計畫也不是針對社區的需求。可以建立一個社區建築師制度,需要證照,也需要監督,這機會必須保持開放,不能老是被一些人壟斷。
必須創造機會給空間專業者,台灣在設計教育上培養大量人才,我們不缺人才,缺的是一個國家引導的投資機會,這種潛在的能量要被被釋放出來,把都市和鄉村轉變可以遊玩和享受的生活空間,深化精神的體驗層次 (這就是後工業產業的精神),台灣已進入後工業社會,卻沒有支撐後工業產業的各種基礎,美學的深化,研發的提升。特別是,美麗的空間是後工業產業最根本的基礎。沒有美麗的空間,許多新的產業無法發生,許多最好的國際企業和人才也不會去。
由下而上的社區規劃,怎樣變成經濟轉型的重要推手,需要把百億的錢轉到建立後工業產業所需要的高品質和美麗的空間之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