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美國的公共電視台有一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高速公路計劃的報導,主題叫做僵屍高速公路。僵屍是一個不會死的鬼,為何叫高速公路僵屍? 是因為美國1960年代的政策錯誤,為了刺激經濟發展,美國的聯邦政府訂立一個鼓勵州政府興建高速公路的政策——不管興建經費花多少錢,州政府只要付五分之一的錢,其它部分由聯邦政府分擔。這個政策變相鼓勵州政府不停的興建高速公路,而且興建經費愈昂貴表示地方政府愈能夠賺進聯邦預算,因此高速公路在全美國快速擴張。一旦高速公路興建完成之後,必須經年累月的維修,以確保它的不死,周圍的環境與居民也被永遠無法擺脫這個惡靈的糾纏。

 

五十多年的高速公路興建,已讓很多美國人見證到高速公路所造成的破壞。人口不斷地往都市外圍蔓延,原本為了抒解交通,卻因為鼓勵開車,造成更多的小客車成長與車次,所以,馬路愈蓋愈多但永遠都不夠。很多小鎮以為高速公路可以帶來人潮,結果小鎮的產業卻因為交通方便的關係,不敵鄰近大城的競爭而倒閉,失去產業基礎的小鎮反而加速消失。美國是消耗全世界石油最多的國家,油價上升也讓「沒有車像沒有腿」的美國人,痛苦指數上升。可以想見的,反對興建高速公路的力量正逐日增強之中,以大眾運輸為主的都市計畫概念也逐漸成為主流。

 

有意思的是,現在的反高速公路的成員和1960年代有所不同,1960年代多是被拆遷的受害者,很多是弱勢的少數民族,現在的反對者卻主要是都市的中產階級。伯明罕市的一位反對領袖竟然是房地產仲介業者,她的理由是都市的生活品質提升,才是讓都市發展、房地產活絡的關鍵,鼓勵人在都市裡面行走與活動,而不是開車經過,才會讓都市有人氣,如果興建高速公路的經費可以變成興建都市輕軌電車和公車系統,並且用來改善都市的實質環境,都市就會變成吸引人來的地方。美國的波特蘭市就是一個例子,他們的居民成功地反對一個穿越市中心的高速公路計劃,向聯邦政府協商將經費轉移在原路線興建輕軌電車,並且改善市中心的公共空間,鋪設寬廣的人行道。波特蘭市從此在美國適宜居住城市名列前茅,成為對生活品質有極高要求的創意人才重要聚集地。

 

蘇花高變成五個蘇花替方案,好像一個不死的僵屍一樣。花蓮市和吉安鄉連在一起,加起來有近二十萬的人口,在歐美的標準已經是中型的城市了,然而,都市計畫卻在花蓮低度發展,花蓮的大眾運輸系統糟的不得了,城市中心也看不到太多綠地與舒適的公共空間,人行道又更不用說了。如果蘇花替幾百億到千億的開支可以變成改善都市品質的經費,花蓮才能夠永遠擺脫僵屍附身,真正擺脫厄運的未來,真希望有那麼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