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婦女與住宅   葉閔慧
1

台北市社會局89年度婦女議題研究論文

台灣的婦女與住宅整理/葉閔慧在性別上,呈現出一個表面中立的住宅狀況其實也有性別面向。羅格斯大學都市計畫與政策發展學系博士候選人陳怡伶,針對台北市單親母親家庭住宅狀況之調查研究,企圖從性別角度重新檢測住宅,解釋住宅問題的形成、住宅政策與法律的執行對婦女確實有不同的影響。從凸顯性別所造成的不公,以減少對性別面向的無知與歧視。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宅設計與管理 破壞社會網路

今天談的是台灣過去公有住宅貧窮歧視,也就是平價住宅汙名化的問題。20年前台北市社會局委託台大城鄉所 夏鑄九 老師做平價住宅的改建計畫,當時我是研究生,因此有機會開始接觸平價住宅。我記得我們在改建的評估報告中下了一個結論:平價住宅是一個為德不卒的政策。為什麼平宅為德不卒?因為就設計來說,平宅以最低標準的設計,只滿足住戶最低的需求,設計並沒有貼近住戶,且無障礙設施都不足。另一個問題是管理,平宅由社工員負責管理,社工員一方面要擔任輔導者,一方面又要監控這些住戶合不合乎低收入戶資格,有嚴重角色衝突的問題,這些社工員負擔也非常重,一個社工員必須輔導一百多位住戶。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政部昨公布五處社會住宅地點,並預計明年動工,完成後將有一六六一戶。此舉為興建社會住宅邁出第一步,然而實際成效仍有待後續做法來檢驗。

 其實早在民國五十三年平均地權條例公布後,當時蔣中正總統說:「都市平均地權政策之推行,其目的非為增加稅收,乃在以地利為社會共享,亦即以社會財富,創建社會福利事業。」因此,五年後台灣產生第一棟平價住宅||福德平宅。蔣經國院長將平宅納入安康計畫之中,繼續興建四處平價住宅,分別叫做大同、安康、福民與延吉。四十多年後,台北市房價進入了歷史的新高,貧富差距也跟著進入新高,仔細玩味這些平宅的名字,真是讓人悵然無限。

 和三民主義一樣,平價住宅的政策從來就沒有被認真執行過,光是第一棟安置五百戶貧民的福德平宅就花了四年才得以興建完成。之後因為覓地困難種種原因延遲,十五年才完成五處平宅,總共安置兩千戶,遠低於原本政策目標的八千戶。之後台北市快速發展,等候平宅的低收入戶大排長龍,這個數目卻再也沒有增加過。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市規劃是一個塑造空間的專業,都市規劃專業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都市規劃專業又是如何的演變? 其中主要的規劃思想是什麼? 不同的規劃思想之間存在怎樣的辯論?
這門課的目標為協助剛接觸都市規劃的學生建立有關規劃的知識與方法,這門課主要在回顧一些規劃的思想源流、方法、以及不同都市議題的發展過程。課程將從探討規劃的起源開始,並對為何需要規劃?規劃師的社會角色定位究竟為何?這些問題的進行辯論式的思考。其中將介紹1960年代社會運動所引起的都市計劃專業反省,對理性全盤規劃的挑戰,以及之後所產生的規劃方法:漸進式、倡議式、策略式、平等式、合作式、基進式 規劃;最後介紹各個都市議題的發展。課程的內容將隨時納入臺灣的規劃經驗與歷史。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同學:下星期三中德鄉村研究研討會,博士班同學要練習用英文簡報,我僅提供我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同學:上星期我們終於成行去參觀我的宿舍,當天下午接著有師大地理系吳鄭重老師的演講。他的研究是有關台灣的廚房,因為他的媽媽死於肺癌,他才發現肺癌一直是台灣婦女的第一大死因,他用了愛的毒氣室來形容台灣普遍狹小的廚房設計,你們看了我東華的宿舍,一定就會發現他所說那個廚房設計果然是個愛的毒氣室,因為整個廚房都沒有考慮到通風完善的問題,而且是在家裡一個最不舒服的角落。他也用了謀殺婦女的建築師、以及男造居家環境來形容台灣的住宅設計,我覺得台灣的很多住宅設計都有很多的問題。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八月,美國的公共電視台有一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高速公路計劃的報導,主題叫做僵屍高速公路。僵屍是一個不會死的鬼,為何叫高速公路僵屍? 是因為美國1960年代的政策錯誤,為了刺激經濟發展,美國的聯邦政府訂立一個鼓勵州政府興建高速公路的政策——不管興建經費花多少錢,州政府只要付五分之一的錢,其它部分由聯邦政府分擔。這個政策變相鼓勵州政府不停的興建高速公路,而且興建經費愈昂貴表示地方政府愈能夠賺進聯邦預算,因此高速公路在全美國快速擴張。一旦高速公路興建完成之後,必須經年累月的維修,以確保它的不死,周圍的環境與居民也被永遠無法擺脫這個惡靈的糾纏。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我讀Harvey的書,針對每一章節所提出的提問,我也把一些段落作摘要,擷取一些很有感覺的句子。1990年代開始有關全球化的研究蓬勃發展,不同的學術領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全球化,左派地理學的理論大將David Harvey總結全球化的影響,他認為全球化下的新自由主義轉型是階級力量的復辟,是新的資產階級力量的復甦,在1980年代歐美國家開始進行的新自由主義轉型,常常是在鼓吹個人自由與權力的口號下進行,因此漸漸受到社會的普遍支持,因而新自由主義已經變成社會一般人的常識了。 這其實不難瞭解,因為台灣的新自由主義轉型也跟著民主化過程結合,在1980年代末,政治反對運動認為民營化可以降低國民黨政權對台灣社會的政治與經濟控制,因此,也成為私營化、公司合作、以及所謂的第三條路線鋪下一條路。 不過就Harvey來說,所謂的保障個人自由,在新自由主義下被利用來保障資產階級的自由,保障這些已經有無限自由、根本不需要特別保障的人的自由,結果就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大幅增加,政策大幅偏向補貼這些階級的利益,因此,社會的不平等加巨。這也可以從台灣看到這些年的減稅措施,一直傾向減少上層階級的稅收,資產階級直接透過政治的影響力去擷取更多的利益。這種過多對於資產階級保障,造成過多的暴利,是經由剝奪的積累而來。剝奪的積累以下有摘要,包括不停地將社會共有資產私有化、商品化、金融化,國家私有化,甚至是經濟危機也有可能在資產階級的操縱之下,將已經是貧窮的國家資產轉移到富有國家。總結來說,新自由主義有很多面具,以自由與正義的名義,造成世界更多的不公不義。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一篇是我2001年剛寫完博士論文之後投給中國時報的文章,很高興過了這麼多年,我讓這些想法繼續發展,我還是認為政府應該多提供出租國宅,因為弱勢族群買不起房子,鼓勵購屋只有補貼到中產以上的族群。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在讀了Neil Brenner的New State Spaces
我去年新加坡回來就買了這本書 只讀了幾頁因為急著寫有關花蓮都市發展的文章就沒再讀

yiling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